年)》和《全运惠民工程》为主线,紧抓第十三届全运会的有利契机,深化群众体育“六个身边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引导群众参加体育锻炼,全民健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红桥区着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高起点规划全区体育设施布局,围绕“医、养、健、管、食”等要素,大力培育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健康运动的智慧体育项目,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高标准建成综合型、智慧型西沽健身中心,修建健身步道、回族重刀武术展馆,“老顽童”体操园,空竹场地等,更新公园内体育设施10余处。为134个社区、2个公园安装健身路径168条,器材2700件,全区社区健身设施达到全覆盖,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大幅提升。
坚持与“迎、庆节点”相结合组织开展活动。每年开展元旦健康骑行活动、“正月正”健身大拜年以及踩街、全民健身日活动、“迎国庆群众体育展”等多种体育健身活动,有力掀起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热潮。
发挥市级活动引领作用、区级活动示范作用,促全民健身蓬勃发展。2017年天津市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在西沽公园召开。
挖掘打造特色体育运动品牌。红桥区每年举办“谁是球王”“棋聚红桥”等活动,已经形成健身品牌。此外,太极拳、中国式摔跤等民间体育活动开展活跃,回族重刀队传统特色项目在历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均获金奖。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竞赛活动,丰富假日体育活动,不断完善足、篮、排、乒、羽、网等市民业余联赛组织体系,形成以区、街两级综合性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会、少数民族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等为基础的多层次、多项目、多元化的全民健身竞赛体系。
各街道结合各自区域文化、行业文化,因地制宜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一街一品”“一行一品”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例如,庆“三八”健身操比赛等系列赛事活动,均实现了以活动带竞赛,以竞赛促活动的良好效果。
红桥区125个群众性体育团队每年自发组织参加各大全国性比赛近20项,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久久艺术团多次荣获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创新交流大会金奖;红桥区武术协会每年参加全国武术之乡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全国武术之乡风采。
此外,红桥区还组织开展天津市首届城市公园联盟篮球邀请赛,为下一步组建天津市城市公园联盟进行了成功探索。高标准承办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桥牌赛事,设计制作桥牌比赛官网,在全区积极宣传推广桥牌运动。
以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建设系统化为目标,形成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层级分明、功能完善”的“十百千万”发展格局,即以区体育局为总牵头、单项体育协会为线、社区健身团队为支撑、早晚练习点为点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
目前,红桥区有组织、有规模的健身队伍、健身站点总数达到12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人。先后成立信鸽、武术、足球等单项协会10余个,体育骨干达到4万多人。对协会组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竞赛活动、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等公共服务试点工作,鼓励并指导群众体育组织自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体育部门牵头、街道社区统领、社团组织召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体育发展新格局。
充分发挥基层健身队伍健身指导和退役优秀运动员示范带头作用,定期举办广场舞、太极拳、柔力球等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持续推动优秀运动员走进社区,服务社区,确保百姓健身“有地方去、有组织管、有专人教”。
通过长期努力,红桥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实现了质量与数量的同步提升。创新思路,重点打造西沽全民健身科技指导站,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通过“智能感知”的体质监测设备及情景式健身器材,实现对健身群众身体健康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干预,发挥了全民科学健身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伤病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建设中突出人文生态、道德价值、运动健康、休闲娱乐相融合的多元主题,体育活动场所成为了老百姓最乐于接受的“运动场”“道德讲堂”“健康科普馆”。高度重视培育广大群众体育精神,坚持从基层百姓身边的故事出发,通过宣传西沽柔力球队、空竹队等健身典范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引导树立体育健身文化理念,带动更多群众投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打造“人人参与健身、人人收获健康”的良好氛围。
同时,红桥区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宣传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健身活动和健身知识,制作近千米上百条健身谚语长廊及《西沽健身中心》等宣传册,宣传推介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和锻炼方法。
红桥区将坚持“抓重点、强亮点、创品牌”,科学谋划,重点实施“六个身边工程”,加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全面推动全区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重大节庆日等重大节点,大力开展有特色、有创意的体育活动,繁荣民间传统体育、特色体育,普及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增强多元化和个性化,提高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实效性。重点做好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第十六届文体艺术节活动,开展全区范围内的体育技能培训,做好第三套市民广播体操的普及宣传,使之尽快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街道社区,达到普及最大化。积极推动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推动“五个一”工程建设,坚持公共体育资源向社区倾斜,以构建“十五分钟健身圈”为目标,新建一批健身园及社区全民健身中心。
打造特色群众体育活动品牌。除继续加大武术特色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外,重点扶持一批特色项目,创新建立体育公园联盟定期活动机制,举办“一带一路”桥牌赛事,逐步形成“活动有特色,红桥有品牌”的群众体育活动新格局。
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加大区体育总会、各项目协会、体育俱乐部的组建力度。努力创建“群英基地”,力争两个群英基地项目落地红桥。
刚刚过去的一年,第十三届全运会无疑是重中之重。静海区承办的赛事活动有四项,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8月10日全运圣火来到了静海区,举行了隆重的火炬传递活动。静海区还承办本届全运会公路自行车比赛项目,以及航空、航海航模群众比赛项目,航模运动中心和光合谷生态文化产业园这两个比赛场地,得到了参赛选手一致肯定。
努力办好静海区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按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发动,广泛参与的要求,把静海区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办成安全、节俭、绿色、精彩的一届体育盛会。全民健身运动会共分4个组别,共计54个项目。运动会开幕式于10月28日在天津体育学院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区各乡镇、区直单位、企事业单位及行业系统的61个代表团参加了隆重的开幕式,取得了凝聚人心、提振士气的良好效果。
以“迎接全运会,健康新静海”为主题,举办了“阳光体育赛季”。举行了“低碳出行护卫蓝天”静海区春季骑游活动、迎全运第三届环凤凰湖徒步行暨第一届“信隆杯”路跑赛、“与爱同行”我运动,我健康,我环保,我快乐!──“迎全运、庆五一、喜迎十九大”运河沿岸健步走等活动。此外,静海区还举办了ITF网球赛、WTA天津网球公开赛和PBP1200公里不间断骑行活动等。
静海区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初步形成15分钟健身圈,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健身、休闲。全民健身体育组织要不断健全丰富,静海区已经完成了6个居民健身会和村民健身会建设,成立了静海区足球协会、静海区柔道协会,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静海区体育局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中,静海区输送的10名运动员参加决赛,获得了1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静海区选派的王口镇瑞云图圣会舞龙队参加全运会群众项目比赛,获得了第8名的好成绩。同时,静海区还将进一步做好市级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管理工作。
从奥运金牌战略目标出发,科学布局运动项目,区体校在开设田径、柔道等8个项目的基础上,利用青少年俱乐部、基层校等资源优势积极筹备射击、武术等项目基地的申报工作。
做好2017年体育人才输送工作。2017年静海区有30多名运动员参加田径、柔道等项目的身体素质、专项能力的考试,为输送任务的完成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静海区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20172020年度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坚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互动发展,体育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天津健康产业园、环团泊湖体育休闲圈的体育资源优势,围绕赛事活动、培训、体育教育、健康休闲等体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2017年静海区团泊湖地区被命名为“团泊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这是继奥林匹克中心场馆群之后,天津第二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2018年,静海区体育系统将以“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大国家战略为统领,围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需求和对美好生活向往工作中心,把群众体育做实,把竞技体育做强,把体育产业做大。
提升丰富两个赛季,以两个赛季为主线贯穿全年,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综合开展,巩固、打造品牌赛事。集中在46月份,举行春季户外健康骑行、环凤凰湖健步行、微马拉松赛、天津市民健康跑等活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引导更多市民投身阳光体育活动。
以品牌赛事集锦为主要内容的精品体育赛季。在810月份,举办第十届环团泊湖自行车嘉年华系列活动。巩固提升WTA天津网球公开赛和ITF天津网球女子巡回赛。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提升赛事规格和水平,发挥品牌效应,扩大赛事影响力。
举办区级赛事,打造全民健身服务平台。举办区级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四个项目联赛,并贯穿于两个赛季中。围绕群众身边体育组织、群众身边设施、群众身边体育活动、群众身边体育赛事、群众身边健康指导、群众身边健身文化“六边工程”,举行健身秧歌展示活动、自行车骑游活动、户外健身活动等。
进一步改善群众健身服务环境。年内完成80套健身路径的更新,申报建设多功能运动场和帮扶村提升健身场地。提升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作,并加强器材维护和管理。
“十三五”规划中的服务网络建设的推进。在积极推动区级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建设和规划,采取改造提升、资源共享等多种途径推动“五个一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全区“五个体育功能区”的建设。
2018年,静海区将大力开展自行车、徒步及户外运动,推动环团泊湖体育休闲圈建设,开拓了新的健身环境。
强化体育社会团体组织建设,完善服务网络。推动居民健身会和村民健身会建设,指导完成羽毛球协会成立注册,成立户外运动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强化全区各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职能。
目前静海区与保定市、石景山区建立联系,达成协议,开展赛事活动、论坛等多项交流。积极与周边五县广泛开展体育赛事、活动交流,并形成常态化,逐步培养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此外,静海区还在积极申报“全国武术之乡”。
全力以赴参加天津市第十四届全运会,静海区将参加青少年组的田径、足球、柔道、射箭等14个项目,并吸收全区群众参加多个群众比赛项目。同时,还要抓好区体校、青少年训练基地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管理工作。
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需要依托贯穿全年的“两个赛季”,融入体育产业元素,从体育服务、场馆运营等方面做文章,特别是国际赛事结合体育旅游和体育休闲的扩展,体育产业和品牌赛事紧密结合,增加体育产业的产出点。
区级赛事活动继续扩大社会化进程,让体育组织、团体承办和运营赛事,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静海区一种常态化的模式,使体育产业植入全民健身中。
围绕区的重点规划建设项目,特别是“五个功能区”的建设中,注重加强汽车营地、户外运动营地、徒步驿站及餐饮住宿、娱乐休闲设施建设,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打好体育产业发展基础。
依托团泊地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内丰富的产业资源,引入新项目、新资源,从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几方面着手,做大做强体育产业。
宝坻区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展核心,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亲民、便民、利民、惠民”为落脚点,加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水平,有序推进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宝坻区圆满完成了第十三届全运会火炬传递,承办了全运会拳击和羽毛球2个项目比赛,被评为全运会最佳赛区,被授予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方便群众健身。占地3.4万平方米的6000个座位体育馆已建成使用;区体育中心随着体育馆、体育场的建设,向群众开放;占地1.3万平方米的体育健身公园,完成提升改造,整体布局为灯光篮球、足球,建有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步道、健身器材、健身操舞等设施;规划占地5.6万平方米的体育场,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已建成8个城乡多功能运动场,10个城乡健身公园,20公里骑行绿道,700个村居健身园,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2平方米,基本满足群众就近健身的需求。
不断健全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为群众健身提供组织保障。为畅通全民健身“最后一米”,体育局着重加强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建设和各类体育协会组织建设。目前,全区各村、社区都建有健身舞、健身腰鼓、健身秧歌等健身队,其中62个健身队被评为市级绿色健身站点。区内有足球、篮球、游泳等体育协会、俱乐部、村(居)民健身会32个,为群众科学、规范、有序锻炼提供了组织保障。
大力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群众身边的科学健身指导。为指导群众能够科学、文明健身,宝坻区加大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每年至少举办一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目前,区内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有2000名。
广泛开展主题系列群众体育活动。近年来,宝坻区相继开展了“育德强体、全民健身”“大手拉小手、健身一起走”“美丽宝坻魅力体育”等主题系列健身活动,既普及了全民健身活动,又提升了健身群众的文明素质。
扩展群众参与度高的全民健身项目。在原有的乒乓球赛、中国象棋大赛、职工篮球赛等传统赛事的基础上,增加了健身舞大赛、骑行、垂钓、足球联赛等大众喜爱的赛事活动。尝试“互联网+全民健身”模式,开展网络健身跑、健步走、健身骑“活力三项”活动。
打造青少年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平台。为全面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宝坻区在组织区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中,全部增加了青少年组别的设置,先后组织乒乓球、游泳、足球等赛事活动,一是营造了青少年参加体育赛事的良好氛围;二是从群体活动中发现和挖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管理科学训练。2017年,宝坻区向市体校输送人数达到17人。
扩大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力。2017年,央视、天津日报等多家媒体,多角度宣传了宝坻体育惠民、服务民生的丰厚成果。
新的一年,宝坻体育工作,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加快“五个一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体育场建设进程,力争年内完成前期工作;建设城乡多功能运动场、街镇文体中心;更新100个村居健身园;在公园、绿地配建健身步道。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健身内容。积极争取承接半程马拉松、羽毛球全国冠军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打造品牌赛事,提升地区形象。
深度开展体旅、体医、体教结合,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有机融合。广泛开展以“喜迎新时代健康新宝坻”为主题的长跑、骑行、冰雪等系列群众体育赛事20项以上;组织推广工间操,开展天津市第三套市民广播体操推广普及工作。同时,做好第十四届天津市运动会参赛和承办赛事工作。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让体育产业规模更大,产品更丰富,不断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利用新建体育中心的辐射作用和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打造体育综合体,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宝坻体育工作,将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目标任务,统筹做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各项工作,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勇于担当,创新竞进,推进宝坻体育发展再创佳绩。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