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学会掌握跑步的节奏,真的能够帮助一个小说家在写作时更好的谋篇布局?
经济观察网 书评人 焦建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看过村上春树的任何作品。甚至连当年大名鼎鼎的《挪威的森林》,在身边平时不那么爱看书的人都拿起来读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依然没有读。没有任何抗拒,只是机缘巧合,日本作家,整个的不感冒。
之所以会拿起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起先是梁文道的推荐,再后来是朋友在豆瓣上的五星力荐。村上春树第一次不谈其余谈自己,作为一个作家的另类自传,还是值得读一下的——不如此,我不会读他。
33岁那年,村上的小饭店生意逐渐有了起色。他开始琢磨着要成为一个专职的小说家。一开始,他只是在饭店打烊之后,趁着夜晚的时间时断时续的写上半个小时。之后,他获了奖,开始希望能够有更大的突破,写出一些不一样的文字来。
才华到底高低与否暂且不论,作为作家的村上春树是聪明的。他在初当作家的时候,就认识到——写作是一件极其耗费功力的事情。面对空空纸张,作家需要在上面构建起一个世界,而且是长达数月甚至是数年的时间,这个时候,光靠才华,的确是不够的。
村上选择了进行锻炼,以便让自己能够有足够的心力。他买了跑鞋,运动衣,秒表……他从日本跑到了雅典,跑到了波士顿……整整23年时间,他每天都在跑,每年都要参加一次马拉松。甚至是长达100公里,耗时11个多小时的超级马拉松,他也跑过…..他真真成了一架“跑步机器”。
村上春树的确聪明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选择了跑步这样一种适合他自己的锻炼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从跑步中获得了许多东西——或许,学会掌握跑步的节奏,真的能够帮助一个小说家在写作时更好的谋篇布局?
跑步——具体到跑马拉松——和写作有什么相似之处?很简单,它们都来不得虚假和糊弄,它们都是一种对一个人的身心的巨大考验。村上说,他之所以要跑步,是因为它能够耗尽人所有的心力,然后,一个人还需要继续振作起来……这和写作一样,单凭才华卓绝进行的写作,不能说没有,但并不是每一个写作者都能够拥有的好运气。大仲马雨果样的作家可以终其一生都保持旺盛的写作高潮期,但更多的人,是需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的才华,让创作的源泉不干涸。正是对于自己才华的不同对待,让不同的作家有了不一样的结局。村上不止一次提到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正是在33岁那一年的时候,创作力开始由巅峰下降。而这一年,村上才刚刚拿起笔,并且一直坚持了23年…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菲茨杰拉德或者海明威,那需要极端的天赋和机缘,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向村上春树学习一下,当写作成为一种工作每天都要进行的时候,如何能够真正像上班一样控制住自己不因此变得自由懒散?当一个人完全耗尽心力之后,还能够怎么爬起来?——村上春树是拥有强大到令人恐怖的自律精神的,不管是写作,还是跑步。
在写作方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村上春树,跑步能不能够帮助一个人成为作家,也值得商榷。而村上春树自己也说,他并不觉得跑马拉松这种方式就适合每一个想要进行锻炼的人,但至少,我们每个人真的很需要仔细的回顾一下,即使不跑步,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话,这种坚持的精神,是否是管用的?
类似的教训早已经不少,名言警句也是随口就能举得出来——从“伤仲永”的故事,到“勤能补拙”的成语,它们都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长跑。这是一场只有一个人参加的比赛,和村上的跑马拉松一样,跑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名次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到底能否跑完全程,才是重要的事情。
作为作家的村上春树,或许他的作品依然无法让我提起精神拿来捧读,但作为一个人,村上春树的这本小书,还是值得读的。它让我们知道:原来,成功真的都是熬出来的。